文︱陆弃
法国在乍得的驻军开始撤离,标志着这个曾被视为法国在非洲萨赫勒地区“稳定锚点”的国家正式对法国殖民遗产及其军事霸权说“不”。这是非洲国家对西方干涉主义的一次有力反击,也预示着法国在非洲影响力的进一步衰退。乍得终止与法国的安全与防务合作协议,完全是非洲国家摆脱殖民控制、追求独立自主的必然结果,而法国仓促撤军,则是其长期掠夺政策彻底失败的象征。
乍得的这一举措早有迹象可循。今年11月28日,乍得外交部长库拉马拉宣布终止与法国的安全与防务合作协议,这一决定无异于对法国多年来在乍得的军事存在亮出“逐客令”。这一协议本是法国维持其在非洲军事霸权的重要支点,但乍得的耐心显然已经耗尽。法国以“安全合作”为名在乍得驻军多年,实际上却一直将乍得作为其地区霸权的战略前哨,用以控制非洲的自然资源和政治局势。这种伪装下的军事存在,早已引发乍得人民和政府的强烈不满。
法国在乍得的军事部署长期被包装成“反恐行动”的一部分,但实际效果却远远背离这一初衷。萨赫勒地区恐怖主义威胁并未因法国驻军而减少,反而随着法国军事干预的扩大而恶化。当地安全形势的持续恶化暴露出法国在非洲推行的所谓“反恐战略”的虚伪本质。法国驻军的真正目的并不是为了帮助乍得及周边国家实现稳定,而是为了维护其在非洲的殖民利益,用军事存在捍卫其在资源和地缘政治上的控制权。
展开剩余68%乍得政府此次要求法国撤军,实际上是非洲反殖民主义浪潮在新时期的延续。近年来,非洲国家对法国的干涉主义政策越来越不满。法国在非洲的军事行动不仅未能解决地区安全问题,反而导致更多冲突和混乱,法国在非洲的形象因此跌入谷底。乍得终止防务协议、要求法国撤军,是非洲国家不再容忍殖民遗产的集中体现,也是对法国长期殖民心态的一次有力反击。
法国的撤军行动也反映出其在非洲影响力的全面衰退。近年来,法国在非洲的军事和政治影响力遭到前所未有的削弱。从马里、布基纳法索到尼日尔,多个国家相继要求法国撤军。法国在非洲的传统霸权地位正在迅速瓦解,这既是非洲人民觉醒的结果,也是法国霸权政策的必然后果。法国多年来试图通过军事干预维持对非洲的控制,却忽视了非洲国家日益增强的独立意识和自主决策能力。乍得的决绝姿态无疑为其他非洲国家提供了榜样,进一步加速了法国殖民秩序的崩塌。
乍得政府的决定无疑是经过深思熟虑的。乍得作为法国在非洲的重要军事合作伙伴,一直以来被视为法国在萨赫勒地区维持军事霸权的关键支点。然而,法国驻军的存在并未为乍得带来和平与繁荣,反而成为当地局势动荡的一个主要原因。法国军队不仅未能有效打击恐怖主义,还被指控介入乍得内政,削弱乍得的主权独立。这种干涉主义行径激起了乍得人民的强烈反感,也促使乍得政府最终作出与法国彻底决裂的决定。
法国撤军乍得,也表明其全球战略的明显失败。长期以来,法国将非洲视为其“势力范围”,通过军事、经济和文化等手段维持对非洲的控制。然而,随着非洲国家的逐渐觉醒和其他国际力量的介入,法国在非洲的控制权正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。中国、俄罗斯等新兴力量的崛起为非洲国家提供了更多的选择,法国的传统霸权因此愈发难以为继。乍得撤军事件只是法国在非洲失势的一个缩影,更多非洲国家可能会跟随乍得的脚步,对法国的军事和经济控制发起挑战。
对于乍得而言,法国撤军不仅是摆脱殖民遗产的关键一步,也为其与其他国家开展更广泛的合作创造了空间。乍得终止与法国的合作协议后,势必将加强与其他国际力量的合作,包括与中国和俄罗斯的经济和军事合作。这将有助于乍得在实现自身安全和发展的同时,摆脱对单一外部力量的依赖,真正掌握自己的命运。
发布于:江苏省上一篇:没有了